您现在的位置: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> 最新动态 > 详情
在新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》的系列解读中,我们已先后为大家梳理了总则篇的核心要点与收入篇的关键规范。接下来,本文将聚焦费用管理这一核心板块,为大家详细解读制度中明确的七类费用,助力社会组织精准把控费用核算要点,在财务合规路上少走弯路。
专家领航——让专业制度“听得懂、用得上”
本次培训主讲人任宏艳老师,不仅是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,更是深耕社会组织领域十余年的注册税务师、会计师,作为深耕社会组织财务规范领域的资深专家,任宏艳老师始终秉持“用社会组织听得懂的语言解读专业内容”为原则,从新制度的修订背景、核心框架、新旧差异、实操应用四大维度展开深度讲解。
先明确“费用是什么”
任宏艳老师先锚定了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》第七十六条对“费用”的核心定义,帮大家建立基础认知↓
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、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。费用应当按照其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、税金及附加、管理费用、筹资费用、资产减值损失、所得税费用和其他费用等。
注:费用必须与“业务活动相关”,无关支出不能计入;二是会直接导致“净资产减少”,这是区分“费用”与“资产购置”的关键。
3类常见问题+案例警示
(一)发票真实性问题:“虚列支出”后果严重
案例1:某社会组织用内容不真实的发票报销20万元。
案例2:某社会组织以购买办公用品等名义虚列支出,分别购买购物卡10万元和11万元。
任老师提醒:“发票是费用核算的‘底线’,必须‘票实相符’——买什么、花多少,发票内容要完全对应,虚构业务、虚开发票绝对不能碰。”
(二)发票规范性问题:“小瑕疵”也可能导致违规
案例:某社会组织作为报销凭证的发票中总额10万元的发票不规范。其中,名称不对、大小写金额不一致。
任老师提醒:“报销前一定要核对发票信息:单位名称要与社会组织登记名称完全一致,金额大小写要匹配,发票章要清晰——这些‘细节’不能忽视。”
(三)支出与业务“错位”,专项经费不可“挪作他用”
案例:某社会组织在专项经费中列支与该专项无关的租车费和设备费等20万元。
任老师提醒:“专项经费要‘专款专用’,所有支出必须与专项目标相关,核算时要单独归集,避免与‘管理费用’‘其他项目成本’混记。”
(课程视频回顾)
书籍+线下活动,让合规能力“常在线”
培训结束后,不少参会者咨询“如何把费用核算规范落到日常操作”。本次培训不仅带来知识分享,更为社会组织准备了财务规范“工具书”——任宏艳老师牵头主编的《社会团体财务规范指导手册》《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财务规范指导手册》。两本书聚焦社会组织财务实操痛点,切实帮助社会组织提升财务工作规范性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合规风险。(书籍详情请点击下方“往期回顾”链接)
但财务工作从不是“照本宣科”,遇到“一笔支出跨多个项目怎么分摊”“特殊捐赠物资产生的费用怎么归类”等此问题,还可以添加“知诚会”微信号,咨询个性化财务服务,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新制度落地在即,社会组织的财务合规之路既需“及时雨”般的政策解读,更需“加油站”式的持续陪伴。本次培训虽已落幕,但知诚众扶平台与社会组织的同行之路仍在继续——从线上干货到线下面对面交流,从手册指导到实操帮扶,我们将始终以专业力量,为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!
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平台将持续秉持“众扶平台众人扶,众扶平台扶众人”的理念,针对社会组织年检、换届审计、项目绩效评估等核心痛点,将持续以“现场学、当面问、实时聊”的模式开展实用活动,提供更具深度的实操辅导与同行交流机会。想要第一时间获取活动预告,可关注“社会组织众扶平台”微信公众号或添加“知诚会”微信号,不错过每一场干货分享。
下期预告:解读第四篇聚焦“资产负债类科目”
(获取最新资讯,探讨专业话题)